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国际舞台上,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变化引发了广泛关注。最近,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发表了声明,称北约实际上与俄罗...
“逮捕普京”突响!28国统一战线,中方公开交底,俄罗斯底气更足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乌克兰驻墨西哥大使馆近日向墨西哥政府提出要求,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出席墨当选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的就职典礼,墨方应逮捕他。报道称,乌克兰大使馆还感谢墨西哥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参加定于10月1日举行的就职仪式。乌克兰大使馆在声明中说:“我们相信墨西哥政府无论如何都会遵守国际逮捕令,将前面提到的(普京)交给联合国位于海牙的司法机构。”
2023年3月,由于俄乌冲突在爆发一年后未见分晓,加上俄罗斯并未如那些西方国家所愿,被乌克兰“拿下”,所以西方国家只能另想他法,他们通过海牙国际法庭以“非法绑架乌克兰儿童”罪名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布了逮捕令。国际法庭给普京定罪的理由是,他们认为普京涉嫌将乌克兰占领区的儿童非法强制带往俄罗斯,并安排这些儿童由俄罗斯家庭收养,让他们变得亲俄并且反对乌克兰。
不得不承认,ICC的逮捕令,确实是一个令普京较为头疼的问题,因为依照ICC的有关规定,它们发出的逮捕令,所有加入ICC的成员国都应该遵守。因为俄罗斯并不是ICC成员国,所以只要普京在俄罗斯本土,那么ICC的逮捕令就无效。但问题是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家领导人,普京本人肯定也有一些出访计划,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是ICC的成员国,普京都不方便去。ICC有121个成员国,这也就意味着世界上超过半数国家,直接对普京关闭了大门。
墨西哥政府表示,赢得本届墨西哥总统选举的辛鲍姆是墨西哥历史上的首位女性总统,邀请各国政要参与此番盛会属于是正常性质的“外交礼节”。因此,除了普京之外,墨西哥也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出了邀请函。但与此同时,墨西哥也是《罗马公约》的签署国,也就是国际刑事法院的缔约国之一。按照所签署的《罗马公约》内容规定,缔约国有义务逮捕遭受ICC通缉的相关人士,这也是欧盟和乌克兰“疾呼”墨西哥抓捕普京的主要出发点,因为这本就是墨西哥的“义务”所在。
其实这也是乌克兰领导人出席仪式的交换条件。并且这还是许多西方国家的普遍诉求,欧委会外交事务发言人斯塔诺称,墨西哥作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有法律义务逮捕普京,可以看出,欧盟也比较支持逮捕普京的做法,才选择此时跳出来煽风点火,企图进一步激化矛盾,明摆着就是在逼墨西哥政府“选边站”,以此来对墨方施压。需要指出的是,墨西哥政府尚未回应欧盟的表态,不过对于乌克兰提出的要求墨总统直接表示拒绝,洛佩斯在记者会上回应了7个字,“我们不能这么做”。
展开全文
在面临28个国家强烈的施压之下,墨西哥坚定地拒绝。除此之外,也有人分析,既然俄罗斯并没有确定最终前往的人选,那就说明去墨西哥的人不一定是普京,而普京一向非常谨慎,在得知28个国家共同对墨西哥施压之后,为了自身的安全,普京有极大的概率不会前往墨西哥。
去年南非金砖峰会上就曾经上演过类似的戏码。当时,南非作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也被要求逮捕出席峰会的普京。最终,普京并未亲自出席金砖峰会,而是派外长拉夫罗夫代替出席。
这一事件,无疑是当前国际关系中复杂棋局的一个缩影。乌克兰的请求、墨西哥的拒绝以及西方的沉默,共同编织了一幅充满变数与挑战的国际图景。在这场棋局中,每一个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利益、外交政策和政治考量来做出决策和行动。然而,无论各方如何博弈和角力,最终的目标都应该是寻求和平、稳定与发展。
中国方面也早已经表明立场。在2023年ICC签发通缉令的第一时间,彼时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表示ICC应该秉持“公正客观的立场”,并审慎行使职权,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这一番表态和中国的中立立场高度相似,几乎是在告诫国际刑事法院,一个跨国性质的司法组织,不应该参与到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博弈,更不应该沦为一些大国的枪手,搞“偏向性判决”,玩“双重标准”,在西方世界牢牢把控话语权的时刻,中方如此仗义执言,足以给俄罗斯更大的底气。
最近,想要尽快解决俄乌冲突的乌克兰,对谈判一事越来越热切,几天前还派出外长库列巴到访中国,与王毅外长会晤。在中方重申会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坚定致力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后,乌方也许下承诺,表示愿意准备与俄罗斯对话。中方积极促和的动作,也被俄罗斯看在眼里。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