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币官方文章正文

热播剧《漂白》被指剽窃新闻报道,最好让法律判定

火币官方 2025年01月22日 10:59 18 Connor

文| 唐凯兰

新黄河近日报道,以一桩连环杀人分尸案为原型的爱奇艺热播剧《漂白》在上线后,被指抄袭了南方都市报2012年对此案的同名深度报道。报道记者王猛、报纸编辑陈倩对剽窃作出了严厉指控,制片人称该影视剧改编自陈枰的同名小说,陈枰则称她的小说是采访警方得来的素材,言下之意不是抄袭。

制片人大概意思是,影视剧改编自陈枰小说,如果南方都市报要打侵权官司,那《漂白》的版权之争应该是报社与陈枰之间的事,无关制片方。这种立场很有一种事不关己的意味,可考虑到陈枰是该剧的署名编剧,制片团队与本次抄袭争议是脱不开关系的。

除了南方都市报目前未表态,各个当事人目前都有表态,一方指控另一方抄袭,另一方婉拒指控,利益无法靠君子协商来调和。尽管制片人回应主要是精心切割,试图超然于抄袭之争,但有句话是说对了,这事需要用法律说话,靠法庭判定来止息纷争。

对于凶杀案这种事件,理论上讲,谁采访到警方,谁看到卷宗,基本上都可以发表报道或作品,很难有侵权之说。

然而有例外的是,如果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采访到了警方不掌握的、未写进卷宗的事实,并且在报纸上披露出来,而陈枰未接触相关当事人,给不出采访依据的话,那就难逃抄袭的嫌疑。此外,警方或卷宗中未概括未涉及的对案件关键表达、特有表达,也属于报社职务作品的原创部分,如果陈枰在小说或编剧中使用,也有抄袭的嫌疑。

陈枰回应抄袭指控时辩解,她采访了当年的警方人员,但对是否像记者那样采访了所有细节的涉及对象,则不置可否。而面对制片人与陈枰的说辞,当年的报道记者予以反驳,认为陈枰小说中很多处材料、说法都与新闻报道雷同,洗稿痕迹明显。尤其是陈枰小说多处使用了记者获得的独家信息、独家细节——如果属实的话,意味着陈枰抄袭的指控有了相当直接的证据。

陈枰在卷入本次抄袭争议之前,也曾被指控多次有抄袭“前科”,有的经过侵权官司,有的没有进入法律程序。其中,她被指控未经授权改编毕飞宇的小说《推拿》,经过侵权官司被判侵权成立,判赔14万元。

虽然不能说有过侵权历史,就一直会侵权抄袭,但近20年来多次陷入抄袭指控,容易让人怀疑陈枰其人其文的道德纯度。

展开全文

就《漂白》的侵权官司而言,现在只缺南方都市报的表态,是要状告陈枰侵权,还是不了了之,或者在走法律途径之外,各方坐下来协商解决,目前还没有一个定数。但报道记者因为被抄袭而感到愤怒,即使记者已经离职,可争议所影射的问题具有公共性与普遍价值,经由法律诉讼,来得出一个权威结论,对各方正本清源都有好处。

新闻记者撰写的报道作品,在什么条件下具有当受法律保护的版权利益,是一个需要在具体案件中不断强调与重申的普法问题。

对于众所周知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看似属于人人都能说一嘴写一笔,可深度报道和新闻特稿不同于单纯的事实消息,前者包含了记者独创性的劳动,其成稿作品具备了一定的版权属性。所以,在对新闻作品的小说或影视化改编中,界定版权界线,划定利益分成,不仅是很专业的新闻法学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用案例来说明的社会常识。

从这个角度来说,《漂白》的抄袭之争在成为普法案例上,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希望指控的一方与辩解的一方,都不要怂,既然各执一词,不如一齐走上法庭,各自亮明证据,来一个法律框架下的交锋,让法律下判断。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抄袭者。

标签: 剽窃 漂白 判定 新闻报道 热播

发表评论

火币交易所官方_数字货币交易所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