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糖可乐 “一所小学的老师人数竟然超过了学生?”近日,多个自媒体账号发文称,上海浦东新区三桥小学仅有5个班级22名学生,却配备了23名专职教师。记...
日记教学新思考
日记教学新思考
兴仁市第一小学 王锦标
我有一个习惯,睡前喜欢听书。
本学期接了一个不寻常的班级,初步构思要在日记、习作、书写和阅读方面作出一些文章来。于是打开“喜马拉雅”APP,搜索“小学日记教学指导”,结果条目中罗列有《听王君讲作文》,点开它,共13集。
其实,在此之前,我对王君老师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是在“语文湿地”这个微信公众号里,草草地浏览过她的一些文章,并没有深入。因为我是上小学语文的,故没有深入学习研究王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听完两节以后,就被她灵动的教学方法、理念和思维给打动了。打开“拼多多”,搜索《听王君讲作文》,迅速地买下了它。
书的扉页上印着“青春语文宣言”:
青春之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做准备。
——青春之语文, 是坚信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青春之语文,是矢志满头飞雪而童心不泯,是让生活永远荡漾着童真童趣的欢乐!
本真语文项目发起人朱蒙这样评价:
在这个时代,王君是一个精彩的语文传奇,她的课堂总会散发出一种足以打动你我灵魂的温暖和光芒。对于这个时代的语文来说,王君更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幸运,她的专业追求、她的课程成就让我们对语文重新喜欢以至热爱,从而再一次鼓起对这个学科的热情,并且对自己树立起终极的信心。
这样一个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领军人物,真后悔自己了解她太晚了。20来天,对《听王君讲作文》一书进行了深入研读,受益匪浅。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便有了今后在日记教学方面更深一层的思考:
一、日记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此之前,并没有引起老师的重视,布置去写,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才检查一次,往往只是检查写还是没写,打上批改日期,简单总结结束,甚至有时连总结都没有。这样做的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教师个人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怕在指导过程中耽误了更多的阅读教学课时,影响语文课程的推进。更深一层地说,是我们重阅读教学而轻作文教学的表现,更是重技巧地传授,轻情怀教育、价值观引导的表现。另一方面是大环境下唯分数的执念追求,严重地阻碍了老师、学校以及家长对本真教育的追求,在教学上的创新与改革,大多走着走着就回到了题海战术上了。
二、创新日记的教学策略
(一)构建创新日记教学课堂
为了激励孩子坚持写日记,会写日记,能写出好日记,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课,设计多形式的、学生喜欢的日记教学课堂。比如“日记朗读课”、“日记感悟课”、“日记点评课”、“日记辩论课”、“日记仿写课”“日记赛读课”等,以最自然的姿态让日记走进课堂,让日记走进孩子的心里。
展开全文
(二)构建创新日记评价方式
用审视的眼光、客观冷静的态度写出的评语学生确实不大爱看,它本因具有的评价、诊断、导向功能似乎起不了多少作用。而心语不同,它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和情感化、个性化、美化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又起了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学生不仅爱看,而且“百读不厌”。
心语的内容可以是:(1)回应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2)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3)赞美他们的进步和优点;(4)暗示日记中的某些不足;(5)倾吐烦恼,让学生感到你很信任他,进而亲近你。
此外,适时地给学生一些意外的惊喜也可以激发兴趣。比如:在持之以恒写日记的学生的日记本中夹上一枚火红的枫叶,给获得好成绩的同学照上一张合影,给取得飞速进步的同学发张奖状,给有突出表现的同学写张喜报……文章想象丰富画对飞翔的翅膀,拟人手法用得好给他画个卡通人物,画张笑脸以示对他的鼓励……意外惊喜,应是教师创造的杰作,教师应有创造的思维,努力用新奇的方式去激励。教师的创新,不仅培养了学生爱写日记的兴趣,而且也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创新型教师,便有了创新型学生。
(三)构建创新评比方式
为了培养孩子写日记的兴趣,激发持久的写作动力,应构建新的批改方式,即可操作,又不流于形式,既能有效培养孩子每天都记日记的习惯,又能实现由“怕写日记——会写日记——喜欢写日记”的终极目标。
批改方式采用一周批改一次,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积分。
1.数量积分规则:
(1)日记字数,50字以下每篇积50分,50—100字每篇积70分;100字以上每篇积100分。(诗歌除外)
(2)书写认真,每周积500分。
(3)坚持一天一篇,一次性奖励200分。
(4)超额部分,每篇奖励100分。
2.质量积分规则:
(1)每周日记评定为优秀等级,每篇日记积100分。
(2)每周日记评定为良好等级,每篇日记积80分。
(3)每周日记评定为及格等级,每篇日记积60分。
(4)每周日记评定为不及格等级,每篇日记不积分。
3.奖励策略
每月底统计每生得分总和,公布前二十名,给学生竞争的参照物。每周公布前20名单,分三个等次颁发积分证书。期中、期末颁发质量奖、书写奖以及持之以恒奖各5名。
(四)教师坚持写下水日记
什么是“教师下水”呢?刘国正说:“‘教师下水’,指的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出了题目,不光让学生作,自己也作,自己亲自尝尝‘梨子’的滋味,便于指导学生。”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教师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教师一定不要做,也就是说,‘身教第一’。教师下水,是给学生做榜样。
来自王君老师的启发,老师的下水日记内容最好要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是写记录学校、班级的新鲜事、老师或同学正能量的表现,或某个同学在课堂上、生活中的亮点等,总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记录老师与孩子们共同拥有的平凡而精彩人生。选择这样的日记内容,学生才会喜欢,才会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
三、小结
我在“立诚写吧”公众号《暑假日记点评(一)》中写到:
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一个人把自己在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感想和见闻有选择地、真实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日记。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助于锻炼意志,培养恒心。
日记是写作的一种形式,教学生写日记也就是教给学生一种表达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这两点一线的小天地里走出来,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手去做,用嘴去尝,用鼻去闻,肤触心惟,指导他们在生活中作文,在生活中思索,用手中的笔写出富有生活情趣的文章,把文章变为生活的再现,思想的再现和情感的再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